校園動態
中等職業學校教育質量2016年度報告
發布時間:
2017-01-13 00:00
來源:
中等職業學校教育質量2016年度報告
根據教育部《關于編制和發布2016年度中等職業學校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的通知》(教職成司函﹝2016﹞118號)文件精神,按照河北省教育廳冀教職成處函[2016]82號文件要求,我校編制了2016年度中等職業學校教育質量年度報告。
1.學校情況
1.1學校概況。唐山市曹妃甸高級技工學校始建于1993年,由唐山市曹妃甸區人民政府主辦,校址位于唐山市曹妃甸區唐海鎮長豐路1號,是全民所有制全額財政撥款事業單位。現與唐山市曹妃甸區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河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唐山市曹妃甸區分校、唐山廣播電視大學曹妃甸區分校實行一體化管理,是一所融中等職業教育、技工教育、成人大中專學歷教育和社會短期培訓于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辦學實體。2009年被國家教育部命名為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10年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準為國家重點技工學校,2014年8月獲批唐山市曹妃甸高級技工學校。
學校占地面積100畝,建筑面積5.6萬平方米,校園內包括全日制教學區、成人教學區、實訓區、行政后勤辦公區、特種作業培訓區、生活區六個區域。現有數控、車工、焊工、鉗工、機修車間各1個,2個維修電工實訓室,2個PLC實訓室,電氣安裝與維修實訓室、機床電路排故實訓室、電力拖動實訓室各1個,會計實訓室、物流實訓室各1個,6個計算機實訓機房,2個平面實訓室,2個網絡安全實訓室和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驗室、1個平面設計專業畫室、1個多媒體攝影實訓室,1個可容納200席的客服呼叫中心等實訓設施和場地。各類資產總值3837.7萬元,新增資產值303.4萬元。
學校連續多年被唐山市人民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評為職業教育先進單位,2016年成功獲評河北省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工程名牌校。
1.2學生情況。學校全日制在校生1399人,2016年全日制招生達519人,較上一年度提高2%,其中五年一貫制40人, “3+2”學制11人,學生年入學鞏固率達到96.7%。2016年畢業生366人,其中319人直接就業,39人升學(聯合辦學)。農廣校、電大分別招生287人、454人,各類成人學歷教育在校生1864人。年社會職業培訓1597人,其中包括新型職業農民培養240人。社區教育培訓330人次。
1.3教師隊伍。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31人,全部為本科以上學歷。其中研究生16人,占專任教師的12.2%;中高級職稱87人,占 66.4 %,其中高級職稱19人,占14.5 %;專任專業課教師92人,占專任教師70.2 %,其中“雙師型”教師占專任專業教師比為96.7 %;兼職教師22人,占專任專業教師的23.9 %。
1.4設施設備。學校教學實習儀器設備總值1399.7萬元,生均設備值為1萬元。學校建有外網出口100兆的校園網、觸摸電視一體機、校園錄播系統等現代化教學系統,按照“教學、實訓、生產、技術開發與服務”一體化要求建立了27個校內實訓車間(實訓室);建有校企合作校外實訓基地6個,年內新增1個;學校共有紙質圖書4.2萬冊、電子圖書15萬冊。
2.學生發展
2.1學生素質。學校注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引領學生,開齊開足德育課,在校生犯罪率為零。強化教學常規管理,注重學生專業思想教育,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文化課合格率達90.8%。按照人才培養方案有序開展專業技能訓練,學生技能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學生中級工考核合格率達 83.2%以上。學生在2016年度唐山市職業技能大賽中取得到優異成績,汽車維修參賽隊獲全市第1名,會計參賽隊獲全市第2名,焊工、維修電工參賽隊獲全市第4名,計算機平面設計參賽隊獲全市第5名,車工參賽隊獲全市6名,鉗工參賽隊獲全市第7名。我校高度重視體育衛生工作,按要求開足體育課、建設校醫室等,加強學生體質監控,學生體質測評合格率達100%。
2.2在校體驗
2.2.1學校注重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和文化積淀,分三期進行校園文化建設,完成塑膠操場的改造,營造清新靚麗、文化氛圍濃厚的育人環境;通過開設國學講堂、平安班級、“五零”班級創建、實施準軍事化管理等,開創了“六措并舉”的德育教育模式,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習信心、構建多樣課余生活等方面來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體驗,學生理論學習滿意度達99.3%,專業學習滿意度達99.1%,實習實訓滿意度達99.5%,校園文化與社團活動滿意度達99.6%,校園安全滿意度達99.8%,生活滿意度達99.5%。
2.2.2學校重視就業創業指導工作。開展豐富多樣的創業教育活動,進行職業生涯成長規劃教育,以培養職業能力、職業素養為目標,建立就業創業信息平臺,強化就業創業管理,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建立畢業生跟蹤調查管理和巡視回訪制度,積極為畢業生提供后續管理服務和技術支撐,畢業生對學校的滿意度達99.6%。
2.3資助情況。學校高度重視免學費、國家助學金以及貧困生助學工作,成立了以校長任組長的資助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學生自主管理辦法》、《獎學金評定辦法》等,構建了助學工作體系。認真貫徹上級的相關文件精神,緊緊圍繞工作目標,以實施“免”、“補”工作為重點,形成了以國家資助為主、學校資助為輔、社會捐資為補充的資助網絡。助學金的發放,嚴格按申請、評選、公示、審核程序進行。2016年春季學期,學校共計免學費91萬元,發放國家助學金14.825萬元,學校獎學金3萬元。
2.4就業質量。學校堅持以學生就業為核心的指導思想,歷來重視學生的實習就業工作。今年我校共有畢業生366人,其中高級技工班16人,各專業就業率平均達到100%,對口就業率達到86%,學生本地就業底薪達到2200元左右,就業率與以往比較基本持平,底薪有所提高。
2.5 職業發展。學校積極開展學生職業生涯指導工作,通過理論指導和專題訓練,推進學生的職業發展;將7S管理、職業素養教育融入到日常實訓教學,在認真執行實訓管理規定的基礎上,以“優秀員工”、“合格員工”、“待用員工”三工并存、動態發展的方式,全方位評價學生,注重了學生職業品格和職業技能的全面發展;學校通過改革教學模式和教學評價方式,全面實施月技能考核積分制度,對學生進行多元考核,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學校先后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對畢業生工作后的情況進行跟蹤調查和回訪,結果顯示,我校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崗位遷移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均得到了社會的好評,特別是得到了合作企業的信任,用人單位滿意度達到96%。
3.質量保障措施
3.1專業動態調整。學校結合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經過深度調研及時調整專業結構,年內新增計算機網絡應用、電子商務專業。根據國家和省廳有關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的指導意見,制定學校實施性人才培養方案,嚴格執行中職 “2+1”、五年一貫制、“3+2”學制的規范要求。在執行方案的過程中,又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每年針對重點專業專門化方向、職業能力和教學內容安排、專業師資和實驗實訓設備建設等方面進行滾動式調整。
3.2教育教學改革
3.2.1學校常設專業9個,采取專業系部管理模式,形成了以機械設備維修、電氣自動化安裝與維修、焊接加工、機床切削加工(車工方向)、汽車制造與裝配為骨干,以計算機廣告制作、計算機應用與維修、會計、現代物流等為輔助的多元教學格局。1個專業教研組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專業為省級骨干專業、2個專業市級骨干專業。
3.2.2教材選用規范,德育課、文化課均采用上級規定教材,專業課程均選用省級主管部門推薦目錄中教材。學校不斷加大課程改革和校本教材的研發力度,近三年來,學校教師開發印刷了《汽車英語》、《平面設計》及各工種實訓任務書等教材,配合德育教育組織編寫了《員工職業素養手冊》、《國學知識》等課外活動的校本教材,優化了課程的知識結構。
3.2.3學校提出雙輪驅動模式,堅持全日制技工教育和社會培訓并重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堅持教育培訓與生產實際相結合,堅持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促進勞動者就業的辦學方向,加強教學與生產實踐、技術推廣與社會服務緊密結合,大力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就業學生、培訓學員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實現了學校更好地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
3.2.4學校進一步加強信息化校園建設,校園網絡實現全覆蓋,通過中國聯通的百兆光纖接入互聯網,更新了安防監控系統。全校計算機總數達762臺,其中學生用機545臺,全校所有教室均連入校園網,教室安裝了觸摸電視一體機等多媒體教學設備,100%的教室具有多媒體教學功能。建立了能夠滿足和適應企業、行業發展需要的課程資源,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并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3.2.5學校強化實訓基地建設。以河北省中等職業學校教育質量提升工程為依托,投資950余萬用于社會培訓中心實訓基地建設,主要用于成人全日制技工教育、職業技能培訓及在崗職工培訓,預計2017年7月竣工;投入850萬元用于實訓基地建設,建成五層4800平方米電工實訓中心及附屬設施,預計2018年7月竣工。
3.2.6加快數字化校園建設。更新校園OA辦公系統,更新校園門戶網站;構建數字圖書館,電子藏書達到15萬冊(份)。依托正在建設的數字化教學資源系統平臺(職教高地),運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現代教育技術,鼓勵教師開發多媒體教學課件、建設試題庫平臺,并將課程教學資源全部納入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方便學生課后自主學習。
3.3 教師培養培訓。
3.3.1業務學習常態開展。學校對各教研組有明確的研修要求,各教研組每周結合教研活動正常開展業務培訓,結合課程標準、人才培養方案、考綱等進行專題學習研討。
3.3.2培訓形式多種多樣。通過組織各級各類培訓、以老帶新傳幫帶活動、名師工作室輻射、二次培訓等形式提升教師素質。
3.3.3企業實踐提升能力。依據專業教師下企業實踐的有關規定,學校制定了教師下企業實踐的激勵辦法,利用假期或是學生頂崗實習期組織教師到相關企業實踐鍛煉。通過下企業學習新工藝、新技術、新方法,積極參與企業生產、管理和產品研發,專業能力得到了提升。
3.3.4培訓人員重點突出。學校制定了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培養以及骨干教師、青年教師培訓制度,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各級培訓。培訓側重向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優秀青年教師傾斜,用足名額。2016年學校教師參加國培5人,省培63人,市培21人。
3.4 規范管理情況。
3.4.1教學管理規范運行。一是不斷探索和完善教學管理體系,實行“學校—系部”二級管理,設立教務處和專業系,部門管理職責權限明確;二是教學管理制度規范、完備,實施計劃管理,除定期與不定期檢查外,教務處在每學期末均組織對專業系教學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系統的督查,確保了教學工作有計劃、有執行、有檢查、有總結,部門教學工作計劃與總結齊全;三是按照人才培養目標和不同課程的崗位要求,按照規范程序編制了課程標準.
3.4.2學生管理創新開展。一是學校進一步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健全班主任崗位職責、工作條例、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激勵機制,完善了班主任例會制度。在2015年河北省首屆中職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中,我校榮獲團體一等獎,其中,鄭翠香老師榮獲一等獎,張麗麗、鄭艷霞榮獲二等獎。2016年河北省中職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中榮獲團體二等獎,其中,朱童老師榮獲一等獎,張青、韓晨華老師榮獲三等獎;二是實施“教、管、感、督-----六措并舉”的德育教育新模式,以日常檢查督促、家庭方式愛護、軍隊方法管理、文體生活活躍、國學傳統教育、法律制度約束突出“實、情、嚴、趣、省、警”;三是家校共建,通過校訊通,與家長之間搭起交流學生狀態、學校發展與校企合作、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平臺,建立家長委員會,定期組織軍訓閱兵新生家長大會、技能展示開放日活動、頂崗實習學生家長交流大會、特殊學生管理家長代表商議活動等;四是開展專項教育活動。先后開展了“十佳學生”、文明宿舍、平安班級及五零班級創建等評選活動。
3.4.3后勤服務規范有序。一是學校后勤工作及時到位,后勤服務有保障,學校按照規范程序完成各類專項資金、年度預算資金的政府采購工作;及時維修教室、宿舍水電設施、辦公桌椅等各類公用設施;根據需要及時采買,保障供應各類辦公用品及教學實訓物資,為學校各類項目建設提供優質服務;二是財務運行有秩序。財務管理嚴格執行財務法規,規范設立總賬、現金出納會計,成立由主要負責人、主管會計及監委會成員組成的財務監督小組,所有物資采購及支出一律實行先申報、后實施的運行制度。財務運行做到用款有計劃,收支有標準,分析有資料,監督有要求,在上級財務專項檢查中沒有違規違法問題;三是公務活動規范化。學校嚴格執行差旅報銷審核、公務消費接待管理規定,差旅及公務接待等持續保持低位運行。
3.4.4強化安全教育。學校堅持“常防不懈”的安全穩定工作原則,先后組織開展了消防逃生自救、防地震等重大災害逃生演練,參加了區全國文明城建設的交通志愿者服務活動、防災減災日、安全生產月、食品安全宣傳周、違禁物品檢查、矛盾隱患排查等主題教育活動。在迎接多部門開展的安全工作檢查活動中,我校安全工作獲充分肯定。學校進一步強化依法治校和綜合治理工作意識,先后組織開展了法治教育宣傳、國家安全、抵制校園欺凌等專題教育活動,師生違法犯罪率為零。學校被授予首批省級依法治校示范校,被評為河北省平安校園示范校。
3.4.5教科研成效顯著。一是強化教師繼續教育素質提升;二是有效開展日常教研活動;三是積極參加各類競賽爭創佳績。近幾年僅優質課、說課比賽就有15人次獲國家級獎勵、67人次獲省級獎勵、169人次獲市級獎勵,其中德育教師鄭艷霞在2014、2015、2016連續三年省級優質課大賽中獲一等獎,2014年在全國“創新杯”比賽中獲一等獎,2016年在全國信息化教學大賽中獲德育組第一名;在2016年4月舉辦的河北省中職學生汽修國賽選拔賽暨教師汽修技能大賽中,我校朱雪芳老師獲汽車維修基本技能個人一等獎。四是全面推動課題研究。其中《職業學校機械設備安裝與維修專業學生綜合技能培養研究》課題先后被河北省人社廳、河北省教育協會評為三等獎和二等獎;《鉗工工藝與技能訓練》課程在精品課評比中被評為唐山市二等獎,2016年論文、教案、課件、微課62人次在省市級比賽中獲獎。積極指導學生參加技能競賽,2013-2015年在省級競賽中獲得2個團體一等獎、12個團體二等獎、19個團體三等獎。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更多新聞
2022-09-30 14:51:02
2022-06-24 08:55:49
2022-05-11 12:02:06
2022-04-15 15:34:59
2022-03-22 15:00:13